后疫情時代,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競爭市場,都面臨著商業加速洗牌的困境,而市場變局當前,亦隱含著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經過四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在產品、信息、技術、產業鏈、研發、管理等各個方面的體系化升級,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國品牌的影響力仍有待擴大,我們不難發現,以品牌構建信仰、實現溢價、彰顯文化軟實力,這一方向仍大有可為。 今天,當我們審視中國品牌的發展現狀時,極有必要回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進化歷程,從過去階段性的發展機遇中,全面認知中國企業的轉型路徑,以及思考品牌資產如何強勢賦能商業的增量。 中國制造 全球化浪潮的第一張名片 改革開放初期,基于土地、資源、勞動力等成本優勢,中國廠商與掌握著品牌優勢、核心技術、創新設計、市場營銷渠道等的國際品牌形成互補,為其提供貼牌生產、定牌生產、代工服務,即OEM。 這期間,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頻頻出口海外,作為國際品牌的幕后綠葉,以價格優勢而極具市場競爭力,同時獲得了大量資金來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形成規模優勢,進一步提升產能。“Made in China”即中國制造一詞,風靡全世界。 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WTO第143個成員國。從此,中國進一步參與到全球化浪潮之中,以迅猛的增速,躍居“制造大國”和“貿易大國”的位置,逐步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制造”在世界范圍內打響了名號,成為中國擁抱全球化浪潮的第一張名片。 與此同時,伴隨著大量“中國制造”的商品流向全球市場,問題相繼出現。一方面,價格優勢與質量較低是當時大部分產品的一體兩面,久而久之“中國制造”被貼上了價廉質次的標簽;另一方面,身處產業鏈的底端和價值鏈的下游,中國廠商面臨著低附加值、低利潤的發展瓶頸,經歷了幾輪規模擴張后,許多企業產生了向上游前進的動力,掌握核心技術勢在必行,從OEM向ODM、OBM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因此,21世紀的前十余年,中國制造逐漸轉向“中國質造”,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經濟中的身份角色,也從最初的代工廠流水線,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產業鏈等方向轉變,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質造為本 “創造+智造”雙輪驅動 時至今日,伴隨著品質升級、創新創造、數字化智造三管齊下的各項改革措施,中國制造在海外的整體口碑、消費者印象已全面扭轉,同時大有不斷提升的勢頭。反觀國內,在綜合國力連年提高后,國人的物質水平不斷豐富,對國貨尖品的內需愈發蓬勃,國內消費市場迎來了一波升級紅利。 質造:品質為王,技術加速升級 當本土成本優勢減弱,國際品牌盯緊東南亞的人口紅利意圖轉移的情況下,留給中國企業的機會在哪里?品質為王,產業升級,轉型再出發,中國企業走出了一條提高產業附加值的道路 ——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突破過去的刻板成見。 在這一點上,中國企業亦完成了國際競爭力的升級,從最開始的組裝代工,發展到如今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能獨當一面地生產市場終端產品,并開始有計劃地夯實高新技術研發與實踐的產業基礎。 創造:文化自信,自主創新驅動 伴隨中國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門檻,新消費時代悄然而至,琳瑯滿目的新消費品占據著人們的視線,而他們的選擇耐人尋味。時代變了,消費主力變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一套不再好用,國人對外來品牌的追逐,回歸至理性,而對國貨的認同,帶來了國潮崛起的局面。 文化自信,是新消費時代的關鍵詞之一。這一階段,人們對產品/服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從原創性、社交貨幣價值、文化共鳴到場景體驗,顆粒度越來越精細,自主創新驅動的新消費品牌順勢而生。這件事并非偶然,而是有著廣泛的客群根基和文化紐帶,通過數不勝數的模式“創造與創新”,俘獲新世代主力消費者的心智,搶灘產業價值鏈的制高點,最終實現企業商業增量的最大化。 智造:智慧孵化,綜合競爭力躍升 這里所說的“智造”,除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技術上的進步,還包括企業經營、營銷傳播的智慧。互聯網時代,只有積極擁抱數字化,向高附加值業務領域轉變,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專利數量增加的背后是中國企業在技術研發上多年深耕和努力的結果,也是推動企業實現高端制造的強勁引擎。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大潮下,在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企業發展與數字化營銷的深度融合,技術賦能加速產品迭代、場景落地。從這個角度看,“智造”已部分取代了“制造”,成為企業高質、高效、高速增長的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今天的營銷環境日新月異,助推著數字化技術的適用場景不斷擴容。隨著互聯網與5G技術的迭加發展,微信、抖音、短視頻、自媒體、直播、網絡(博客、微博、論壇、垂直)、電視、報紙等各類媒介瓜分著人們的注意力;社會化營銷、自有流量池、視頻營銷、電商營銷、信息流與搜索營銷占有巨大的比例。 中國制造業在抖音平臺上的相關內容趨勢 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競爭機制、技術壁壘、媒介傳播趨勢,企業如何在漸趨飽和的市場中突圍?中國企業亟需品牌構建,中國品牌崛起需要扎扎實實地專業賦能。大道恒美品牌管理,便是在這一環境下應運而生。 大道恒美品牌管理 讓世界認識中國品牌 大道恒美品牌管理,由品牌營銷領域實戰專家朱美樂創立于2016年。多年來,大道恒美致力于服務中國企業品牌持續健康生長而努力,植根于地產、設計、大家居與奢侈品領域,是專注于品牌戰略與定位、品牌形象建設與管理、品牌營銷策劃的新型服務機構。 大道恒美相信,助力中國品牌的生長與持續健康發展,是一片商機四伏的藍海。在大道恒美創立的第二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的批復》,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在2018年的品牌日這天,大道恒美品牌管理作為推動中國設計力量、構建民族設計品牌自信的前瞻者,被授予中國設計品牌?業“服務突出貢獻獎”。 “鑒于大道恒美品牌本身的專業基因,也是基于盯住了‘消費升級’、‘審美升級’兩個核心,我們致力于‘讓世界認識中國品牌’,加速服務‘中國制造’,也助力‘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之間的轉化而搭建橋梁。”過去6年間,大道恒美品牌管理在多個行業領域不懈實踐,扎實推進中國企業在全新的市場和營銷環境中,用專業的方式去構建品牌,溝通消費者。 大道恒美以「大品牌戰略」體系為核心,以認知構建,以創新驅動,以戰略定義,以文化智造,以審美引領,用整合傳播,為客戶樹立在行業中一流的品牌形象并持續增值。截至今日,大道恒美服務了80余個企業品牌,助力并見證了多個企業從千萬級踏入“億元俱樂部”,并在“億”的單位上實現 1—N 的增量。 創始人服務案例↓ 回顧往昔,一開始中國制造邁向全球市場,是作為貼牌代工的“世界工廠”而存在,處于產業鏈底端和價值鏈下游,對外傳達的形象是“市場跟隨者”,而如今的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科技加持、產業鏈深耕等方面,盡顯大國自信,已然成為當之無愧的“市場領跑者”,以強勢品牌輸出的方式,讓世界見證“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華麗蛻變。 中國“智造”崛起的背后,是強大國力下內需外需雙循環的有效轉化,良性反哺產品各方面的提升,助推“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飛躍。與此同時,大量的中國制造企業,有技術、有實力卻無品牌,亟需被世界青睞的商業增長機會,大道恒美品牌管理便深耕于此。“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擁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在世界新格局下,我們希望以品牌的力量,為制造企業構建商業壁壘,驅動億元級價值增長,真正讓世界認識中國品牌,影響時代,到達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