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美術設計分委員會召集人楊冬江應邀在“上美講堂”開講“傳統與新統:中國室內設計專業發展路徑探究”。在此次講座中,楊冬江教授介紹了室內設計專業在我國的發展變遷,并梳理了室內設計專業的發展路徑及未來的一些思考、研究、學習方向。 中國近現代室內設計教育 中國室內設計專業教育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57年,彼時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正式成立,并制定了五年制的專業教學計劃。課程體系的規劃按照“基礎課+專業課”的主干模式來安排,前兩年是基礎課,后三年是專業課。從成立到1988年,先后經歷了室內裝飾、裝飾工藝(室內設計)、建筑裝飾、建筑美術、工業美術、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名稱的變化。 到了90年代,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全國大部分的美術或藝術相關院校都開設了室內設計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種設計風格的形成都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心理的直接反映。因此,中國室內設計發展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設計風格發展演變的歷史。 在我國室內設計專業發展進程中,一方面是傳統室內設計風格的延續與發展,另一方面是西方室內設計思想的傳播與影響,這兩種趨勢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構成了發展的主線。 中國傳統室內設計風格 我國傳統建筑源遠流長,木構架的結構體系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木材獨有的屬性和中國人特殊的審美心理賦予傳統建筑獨特的美學原則。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傳統建筑始終保持著最初的基本形制和美學原則,并且不斷改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完善自律的體系。伴隨著傳統木構架建筑體系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室內設計,至今也已走過了數千年的歷程。 在世界室內設計發展史中,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以其自身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文化特質而獨樹一幟。中國傳統室內設計基本屬于建筑的延續,在大量的官式建筑中,基于工官制度體系下的內外檐裝修設計呈現出強烈的程式化傾向,家具與陳設成為體現室內風格的重要元素。 藻井及傳統室內陳設△ 楊冬江教授歸納了五點中國傳統室內設計風格的特點。 一是寓于倫理的嚴整布局,中國的古人們利用禮制與儒學教義來建立空間秩序,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 儒學的“禮制思想”,將中國傳統的社會關系歸納為“君臣、父子、昆弟、夫婦、朋友”五大類。在這五種社會關系中,三種是家庭關系,另兩種雖不是家庭,卻可以看作是家庭關系的延伸。譬如君臣關系,被看成是父子關系,朋友則被看作是兄弟關系。通過這種社會關系的嚴格定位,來體現嚴整有序、臻于平治的社會倫理價值。 故宮養心殿軸測圖△ 二是天尊地卑的裝飾表征。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在封建社會,尊卑意識、名分觀念和等級制度牢牢地制約著傳統的建筑形制。等級制度對于傳統建筑的外檐裝修、內檐裝修、梁枋彩繪以及室內陳設等做出了明確的限定。 從宋代的《營造法式》開始,殿堂與廳堂的結構就被明確的區分。而清工部頒布的《工程做法則例》更是將大式、小式兩種做法進行了等級差別的細分。彩畫的等級依次是,和璽彩畫為最高的級別,只有宮殿、廟壇的主殿、堂、門才能使用。圖案以龍、鳳為主,主要線條以及紋樣使用瀝粉貼金,較少用暈,主要以藍綠底色相間形成對比并襯托金色圖案。 旋子彩畫的等級僅次于和璽彩畫,主要用于官衙、廟宇的主殿和宮殿、壇廟的次要殿堂;蘇式彩畫一般多在民間使用,多用于園林和住宅。紋樣主要是山水風景、博古器物以及神話傳說基本不用金色。在色彩方面,以黃色為最尊,然后依次是赤、綠、青、藍、黑、和灰。宮殿建筑使用金、黃和赤色調,而第宅建筑只能用黑、灰、白。 傳統藻井及彩畫△ 三是富于審美的結構造型。 結構造型與建筑裝飾的和諧統一是我國傳統建筑的顯著特征。以木構架為結構體系的傳統建筑,它們的柱、梁、枋、檁、椽等主要構件很多都是露明的,這些木構件在原木制造過程大都進行了藝術的加工。在《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對柱、梁、斗、拱等構件,除規定它們在結構上所需要的大小和構造方法外,也都制定了它們藝術加工的方法,以求通過藝術加工,充分發揮其裝飾效果,這其實正是我國傳統哲學中“質文并重”觀念的體現。 四是自由靈活的空間組合。 中國的傳統建筑注重空間“虛”與“實”的結合。同時,傳統建筑木構架的結構形式賦予了內部空間最大的自由,單個建筑的群體組合變化,造就了動靜結合、含蓄變化的空間形式老子曰:“三十輻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蜒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為利,無之為用。”這里所謂的“有之為利,無之為用”,就是說,“'有’所給人的便利,只有當它跟'無’配合時,才發揮出它應起的作用。” 五是師法自然的意境創造。
在中國傳統建筑和室內設計中,對于自然環境的向往與追求首先表現為內外空間的關聯與滲透。中國傳統建筑內外交融的特點,正是表現了人們超越實體而求得精神上的一種對自然美的享受。門窗可以看作是室內外環境關聯與滲透的通道,“漢·劉熙《釋名》說:‘窗,聰也,于內觀外聰明也。’"對室內人工環境氣氛的營造是傳統建筑和室內設計的又一特色。中國古人常說的“移天縮地”,其實就是利用提煉概括的手法,通過盆景和插花,將花、草、樹、木、山、石引入室內空間,仿效自然。 江南傳統園林建筑△ 近代室內設計風格流變 傳統的木構架到了清代中期開始受到以郎世寧為代表的傳教士影響,例如圓明園就是一個西方建筑和室內思潮對中國產生影響的案例。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人的心態由過去主動獵奇變成被動接受,新文化運動開始掀起學習西方生活方式的高潮,20世紀初的富裕家庭居住的別墅內有西方式的柱子、地面拼貼等,可以看出已經完全西化。 西方生活方式的引進也對空間格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專門的盥洗室的出現,開放式廚房的發展等等。楊冬江教授指出,室內設計師要有敏銳的嗅覺,體會到這種微妙的變化才能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西化的生活方式及室內△ 隨著室內空間結構和使用性質的日益復雜,建筑室內外的設計風格開始出現局部的分離。尤其在大量的商業建筑中,由于經營性質的需要,同一座建筑中開始出現不同風格的室內空間。 這一時期,室內設計的工作雖然仍舊由建筑師來具體完成,但是“內部美術裝飾”的概念已逐步被人們所認可與接受。另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正是開放和競爭的外部環境造就了這一時期建筑和室內設計專業的高速發展。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西方職業建筑師的出現,中國的建筑體系開始逐漸走向與國際接軌的新時期。到20世紀20至30年代,上海、天津、武漢等主要商埠城市所流行的風格樣式以及設計水準已基本與西方國家同步,僅僅這一點上或許就應當給當代社會的人們帶來些許啟示。 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中庭、南京大華戲院室內△ 現代室內設計專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室內設計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但在專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較大的起伏,大致經歷了初建期、停滯期和發展期三個主要階段。 初建期以195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成立為起點,以文革開始為終點。這一時期,在國慶“十大建筑”的推動下,室內設計開始從建筑設計中分離出來,逐步形成獨立的專業。室內設計在初建期被稱作“室內裝飾”或“建筑裝飾”,室內設計師則被稱為“裝飾美術家”。這一時期的室內設計主要以大型的公共廳堂為服務對象,表現“社會主義內容、民族形式”成為設計的主題。 停滯期從1964年到1976年文革結束。這一時期國家正常的建設基本停頓,設計單位也都基本處于癱瘓狀態。有限的室內設計任務也主要是為政治性建筑服務,因此設計風格帶有較強的政治色彩。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同國外交流與合作的逐漸增多,被隔絕近30年的西方現代設計思想與設計作品再次涌入國內,我國室內設計專業重新走上正確發展的軌道,室內設計風格的發展與演變也迎來了第二個高潮。在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文化傳統和現代文明的不斷融合,室內設計風格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新趨勢。 人民大會堂、香山飯店室內設計△ 進入21世紀以后,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可持續發展問題依然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伴隨著能源危機、環境惡化、人口膨脹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人類與地球協同共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擺在人類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一道難題。 在多元發展的今天,室內設計不應僅僅以完成人類所賦予的功能和審美作為唯一的職能,我們應當站在保護自然環境的高度上去重新審視它的專業發展方向,以一個更為宏觀、更具遠見的可持續視野來改善現有的設計觀念、目標和程序,優化設計,更新設計評價體系,促進整體設計水平的提升。 室內設計師應當加強與建筑師的配合與協作,運用綠色設計策略和設計措施,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室內設計賦予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減少材料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污染,解決好自然資源和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創造自然質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面向未來,我們的設計既要有社會和經濟目標,又應當有環境和生態目標。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相和諧,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相和諧,與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化相和諧應當成為我們設計的主旨與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