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說明 文/林秀芬建筑師 本案是臺北市資訊產業園區的最后一塊拼圖,全案以臺北人的記憶 - 1號老樹 - 為設計發想點,并以此為中心串聯各廣場及人行步道系統,與一期(光華商場)及二期(三創生活),成為臺北市資訊產業的重要發展中心。全案採鋼構造及單元式帷幕系統,在繁忙的八德資訊商圈,選用對週遭環境沖擊最低,影響時間最短的施工方式。配置規劃呼應自然與歷史,量體與老樹近20m的退縮距離,除創造出本案與光華一期間市民的活動場域,也建構出生態環境的延續,不但將資訊產業推出了室外,也維繫了地方情感與記憶。 量體設計企圖在立面造型呼應老樹,創造出垂直深凹綠地及花園,并將深凹孤型花園的設計意象帶入城市光廊中,3M的出簷雨遮,提供室內外之間的緩沖空間,并於夜間提供人行步道照明,串連各期基地,臨三面計畫道路側提供了10M以上的退縮空間,結合現有人行步道,塑造出雙排林蔭的步行系統,填補了都市救災及市民休憩的空間,樹蔭下的街道家具,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串聯起生活的休閒便利性。 建筑立面運用了豎向條紋,代表了數位語言的”0”與”1”,白色的線條搭配輕巧的透明玻璃,白天,反射天空的藍與建物深凹弧型的綠,融合週圍也乎應最原始的發想,夜晚,藉由室內光條律動及光廊雨遮的圓形光斑,創造活潑但不失優雅的現代感,在不彰顯量體的原則下,低調的白,融合特有的綠意氛圍,使建筑物維持耐久及永續,卻也不忘自身新的使命,也是設計者最真的初心。 Q:您從事室內設計多少年了?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是怎么走上設計道路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成功的呢? 從事建筑設計超過20年。 R:建筑設計是一門跨領域的專業, 從小家裡給我的養成教育, 一直是有文有武, 要能動能靜, 就像建筑要有理性的分析, 有基本的數理概念, 但也要具備對生活對環境等柔性的感受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能整合以上各面向并完整的表達, 這樣多元多角度的領域與從小到大的經歷非常契合, 也促使我選擇這門科進而踏入這門專業。 Q:設計是一種藝術,在創作過程中您是否遇到過靈感枯竭的窘境?您的靈感之源來自于哪里? R:設計過程經常會碰到瓶頸和思緒節枯竭的狀況, 不論是動線規劃上的合理性, 平面配置的效率, 外觀立面元素的想法, 亦或是設計與結構或機電系統的整合面, 皆可能遇到沖突或停滯的狀況。但透過不斷的團隊溝通, 資料的收集及案例參考, 設計不斷經由激盪而演進, 最后成為理想的「Design Solution」。 Q:無論是業主還是設計師都希望有一個“好的設計”,您是如何評判作品是一個“好設計”的呢? R:“好的設計”在很多時候是主觀的認定。 我認為好的建筑設計有以下幾個要素: 在人行的尺度, 都市與天際線的尺度, 不造成視覺的沖擊。 甲方能夠順利完成發包與施工, 并在完成后能容易維護管理。 使用者能夠舒服的、自在的享受空間。 Q:設計來源于生活,您是怎么做到把生活的細節提取為設計靈感的?有哪些辦法可以讓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激情? R:誠如前面所敘述, 建筑設計的領域囊括多個面向,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那怕是一本書、一場藝術展覽、一個座談會、或是一次旅行, 都能激發一位建筑師(設計師)身心的感受, 進而激盪出新的想法。 |